在锡林郭勒盟的露天矿场,无人驾驶矿卡正以年均70%的速度增长;在山西的千米井下,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已实现常态化运行率超80%。截至2025年初,全国煤矿智能化建设投入累计已突破500亿元,建成智能化采掘工作面超过4000处。我国智慧矿山市场规模正以年均超10%的速度增长,今年市场总额将达670亿元。

智能升级的隐形痛点
当各地矿山加速布局5G网络、智能巡检机器人时,一个深层矛盾逐渐显现:子系统数据互不相通。许多煤矿调度中心虽然装备了先进设备,但各控制系统独立运行:
1、采煤监控、运输调度、安全预警数据分散在不同操作席位。
2、应急响应时需人工切换多套系统界面。
3、井上井下协同效率不足,指令传递延迟达分钟级。

铁力山一体化方案:构建矿山“智能神经”
针对这一行业顽疾,铁力山创新推出 “控制台+分布式坐席”一体化解决方案,以三大核心技术打通智慧矿山的信息动脉:
全域互联神经网
通过分布式坐席管理平台,连接井下传感器、地面调度中心、移动巡检终端等多节点。采用视觉无损压缩引擎,在矿区有限带宽条件下实现4K视频流毫秒级传输,使远程控制液压支架的精度大幅提升。

数据融合中枢
将采掘、运输、通风等12类子系统信号接入统一资源池。基于智能KVM技术,调度员用单套键鼠即可调取千米井下的设备实时工况,并一键推送至指挥大屏。某应用煤矿的调度效率大幅提升,应急决策时间显著缩短。

全光冗余骨架
采用光纤环网架构,当某节点故障时信号自动切换路径。满足煤矿7×24小时生产要求。其兼容性覆盖绝大多数主流矿山通信协议,旧系统改造周期大幅缩短。

从内蒙古大唐龙王沟到山东能源新疆伊犁矿井,从神华李家壕到中煤王家岭,铁力山一体化方案正深度赋能全国煤矿智能化升级。当矿山真正拥有全域感知、实时决策、一体调度的能力,矿工将从危险环境中解放,煤炭生产也将迈入“少人巡视、无人操作”的新阶段。